收藏本站    设为首页
国内 国际 财经 产经 外汇 理财 原油 股票 期货 现货 基金 保险 银行 科技 教育 健康 公益 数码 商讯 图片新闻
首页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外汇 正文
郝演苏:对外全面开放利好中资保险公司
2019-07-22       来源:      编辑:z0011      

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2日电 题:《郝演苏:对外全面开放利好中资保险公司》

作者 郝演苏(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、中新经纬特约专家)

7月20日,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11条最新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,其中涉及保险行业的具体措施包括: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设立、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;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%提高至100%的过渡期,由原定2021年提前到2020年;以及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,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等。

根据以上措施,中外保险机构在中国市场应当享受同等的市场准入政策,并且在监管角度一视同仁。

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之后,中国保险市场在过去四十年间有了很大发展,部分重量级的中国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,许多大中型中资保险机构立足中国市场、借鉴国外市场经验,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发展道路。

目前,中国保险市场在全球名列第二位。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Sigma研究报告和美国摩根斯坦利的研究机构预测,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叶,中国保险市场的规模将超过美国,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。因此,目前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政策,是在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成熟的基础上,让外资与中资共同推进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。同时,也为有实力的中国保险公司进入国际保险市场创造了条件。符合中国一贯倡导的国际关系平等互利共赢的政策。

目前,部分媒体和学者讨论中国保险市场开放政策,大多集中在其是否对中国保险机构形成挑战,可能对于中国保险业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。这些观点是非常幼稚的。不管如何开放,外资也必须遵守和服从中国保险市场的监管政策和相关法规,只有“国民待遇”,没有任何的优惠政策。

自2000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,众多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,由于水土不服,大多数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乏善可陈。从明年开始,对于外资准入的门槛全部取消,相关情况不会有很大改善,除了明年及以后申请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公司之外,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寿险公司可能会面临股权纠纷的风险。如果外资希望从合资转型为独资,其中资伙伴是否愿意撤资?如果中资伙伴不愿意撤资,或者中资伙伴提出较高的撤资成本,外资如何应对?

我认为明年全面开放之后,中资保险公司仍然会保持稳定的发展,而中外合资公司可能要面临相对复杂的股权调整问题。所以,明年对外全面开放对于中资公司是利好,而外资公司面临股权问题,可能会出现业务下滑现象。(中新经纬APP)

郝演苏

 
 
     栏目排行
  1. 别墅电梯臻选之作:西奥电梯赋能汇华·学府
  2. 西奥电梯登《焦点访谈》栏目,以新质生产力
  3. 纳米晶科技:纳米晶体甲地孕酮,美适亚癌性
  4. 《癌因性厌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》暨《中国癌
  5. 中国眼谷·超级眼视光医院引进干眼症治疗新
  6. 传化支付反诈知识宣传丨校园贷,你还不完的
  7. "润目舒心,睛彩生活”,中国眼谷·超级眼
  8. 传化支付充分发挥支付优势,助力网络货运平
  9. “互联网+”创新物流新模式,传化支付为物
  10. 中国眼谷超级眼视光医院提醒:暑期想要摘镜
     栏目推荐
百度优选618战报:真人数字人协同,引领智能
6·18火眼金睛养成计圆满收官,百度法律智能
唯经济指标论的万物云,如何让市场口碑步步崩塌
泰康人寿:以普惠金融之笔书写民生保障答卷
中策·观点丨从汽车圈“内卷”到新能源电池判决
泰康人寿引领医养融合,开辟养老金融新维度
站酷与北京邮政、微博携手:“快乐邮局:玩具杂
泰康人寿推出幸孕馨重疾险,构筑生育保障“馨”
智能双引擎驱动!爱采购助力义乌商家开启“无界
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